中国民族报2月17日版,刊载kaiyun电竞官网行政法学院教师、“兵团与新疆社会稳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成员井凯笛博士文章,原文如下:
我国陆地边界线约2.2万公里,其中近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138个边境县(区、市)中有109个在民族地区。因此,我国的边境能否实现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是否有效。
新疆、西藏、云南三省区地处我国西部、西南部边疆,是多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也是比较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2017年1月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下称新疆《条例》)、《西藏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下称西藏《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下称云南《条例》)3部地方法规同步实施。由此也意味着我国边境治理开启了新篇章。
三部《条例》体现的时代意义
落实“治国必治边”等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在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疆”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此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等重要方针政策。“国”与“边”是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国家整体的稳定保证了地方的局部稳定,反言之,地方局部的稳定又会促进国家大局的稳定。可见,新疆、西藏、云南等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特别是边境事务的管理,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的全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这3部《条例》的修改(制定),及时落实了党中央“治国必治边”等战略思想。
加强边境管理及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加强边境管理,既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也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处在边疆地区,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战略地位,对内影响着国家稳定大局,对外还担当着抵御域外分裂风险破坏、渗透的重任。近年来发生的暴恐事件表明,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我国西部、西南部边境管理相关联。在某种程度上,这3部《条例》的修改(制定),是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客观形势的有效回应。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疆《条例》、西藏《条例》、云南《条例》均在第一条中明确,其立法目的就是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均纯收入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则更为明显。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急切需求。这就需要有序、高效与稳定的边境秩序,而这必然要依托于边境管理立法。在“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新疆、西藏、云南作为中国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肩负着建设成为中亚、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或重要枢纽的重任,如缺少稳定有序的边境管理秩序,必然掣肘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部《条例》具有的时代内涵
新疆《条例》由总则、国(边)界管理、边境地区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五章组成,共计四十条。该《条例》最初制定于2005年11月,而后在2010年6月进行了首次修改,2016年12月进行了重新修订,此次修订涉及了《条例》的总则和分则部分,增加了一章(第五章附则)及三条新规定。此次修订,突出了精细化与实效性两个特点,立法的科学性、精准性也大幅提升。此次修订的重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对边境管理的基本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使之更为系统、明确。例如,在第三条重新界定了边境地区、边境管理区、边境地带3个基本概念,对前后重复或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删减或重新整合(如“边境禁区”);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相关工作与事务管理的分工更为明确;三是针对单位和个人增加了多处禁止性条款,增强了对国(边)界的保护;四是对边境地区管理部分进行了重点修订,通过列举方式对单位和个人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西藏《条例》由总则、国(边)界管理、边境地区管理、边民往来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六章组成,共计三十九条。该《条例》最初制定于2000年3月,西藏是较早对边境管理进行地方立法的边疆民族地区,本次是16年来对原《条例》的首次修订,也是对当前西藏边境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的及时有效回应,充分体现了西藏治边、稳边、兴边方面的科学实践。本次修订,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一是对边境管理的内容范围进行了界定,重新界定了边民、边境特定区域等基本概念,扩大了边境特定区域的范围,也进一步明确了其效力范围; 二是明确了边境管理领导体制,对边境管理职责进行了细化,强调各级地方政府在边境管理中的职责;三是明确了公安边防部门边境管理工作职责;四是明确了边境临时警戒区划定权限和出入批准权限,弥补了边境管理区临时管控措施的立法空白;五是完善了出入边境管理区通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出入边境管理区的有效证件;六是完善了边境管理区和边境地带内生产作业管理规定,对边境管理区内从事测绘、勘探、拍摄影视等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审批要求;七是完善了法律责任。
云南《条例》由总则、国界管理、出境入境管理、进出边境地区管理、保障服务、法律责任、附则七章组成,共计三十九条。该《条例》是云南首次就边境管理问题制定的地方法规,填补了我国西南边疆边境管理的立法空白,与新疆《条例》、西藏《条例》一同构筑了完整的边防管理法制链条。云南《条例》的制定,在立法目的、理念、重点内容、形式要件等方面,都与新疆《条例》、西藏《条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条文数量形式上,云南《条例》与西藏《条例》都为三十九条。在篇章结构上,云南《条例》与上述两《条例》略有不同,增加了“保障服务”一章。在重点内容上,云南《条例》充分借鉴了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边境管理的立法经验,明确了边境管理的基本范畴,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此外,云南《条例》重点突出了对“中老”“中缅”“中越”的国界管理,对省人民政府及边境州(市)人民政府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口岸、边境通道各查验机关开展对外贸易与提供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部《条例》提出的时代要求
伴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带一路”等战略的部署与实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边疆民族地区的边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疆、西藏、云南是连接我国与中亚、南亚、东南亚众多邻国的门户和纽带,边境管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与新形势。所以,新疆《条例》、西藏《条例》、云南《条例》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政治建设是边境管理的核心所在。坚持政治建设,在边境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边境民族地区政府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建设是边境管理的思想指导与理论武装,新疆、西藏、云南等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在边境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坚持经济建设是边境管理的根本要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办法。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是3部《条例》在立法目的中都明确的,新疆、西藏、云南等边疆民族地区,囿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面临的问题与形势更加复杂,要以加强边境管理为依托,促进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上筑起防范不稳定因素的屏障。
坚持文化建设是边境管理的内在灵魂。《宪法》序言中一开始就提到“……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可见在宪法文本中,文化建设占据着重要地位。新疆、西藏是我国两大自治区,也是伊斯兰文化和藏族文化的主要代表地,云南省下辖了诸多民族自治地方,也是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集中地。边境管理必须要努力培养边(居)民“四个认同”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边境事务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坚持社会秩序建设是边境管理的关键要素。社会秩序稳定是指在法律规范及道德风俗的约束、引导下,社会规则得以有效运转,社会的现实利益与期待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社会整体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社会秩序是衡量一个社会稳定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新疆、西藏、云南等边疆民族地区而言,集中表现在社会治安与边境管理状况方面。这又表现在边(居)民的生产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保障,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社会风气是否良好等方面。当前,在云南等地边境相个别邻国境内,仍有部分地区陷于冲突、动荡之中,这提醒我们要特别注重边境地区社会秩序的维护,以避免边境社会秩序失范而产生不利的“蝴蝶效应”。
1月6日上午,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二级教授王瀚,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副院长张光,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超汉...【详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12月11日...【详细】